李海燕:关于尽快落实民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的建议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空前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对促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众说周知,我国现有的民办高校是在国家需要发展高等教育,但财政又拿不出钱来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去年民办高职院校已达676所,在校生490多万人,校均在校生7200多人,固定资产600多亿元。这些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在国家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滚动发展起来的,累计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000多万人。若按公办高等学校拨给教育经费,等于累计为国家节约教育经费12000多亿元,并且这6000多万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企业的骨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民办高职院校举办者、法人大部分向国家申请不要合理回报,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为科技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九条中指出:“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但是,在实际政策执行过程中,民办高校现状是,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没有给予财政支持,全是靠自筹资金建设的学校。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家没有给予机构编制和教师工资。三是国家没有给生均经费。很多民办高校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全靠自己的努力支撑着学校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目前,由于物价上涨,招生困难,各类办学成本不断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不断提高,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学成本和实习实训材料价格不断增长,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实在难以维持。四是据教育部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已出台政策拨给了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
为了保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正常运转,实现教育公平,进一步促进全国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全面贯彻落实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应一视同仁,对于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不求回报的公益性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应按在校生人数拨给民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使在民办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享受到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教学条件,以实现教育公平和一视同仁,早日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河南省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国家应对河南省声誉好、社会影响力强、贡献大并不求回报的公益性民办职业院校,对在校生生均经费的拨付方面,应先行先试,让其有固定的办学经费,促进河南的民办职业院校稳步健康发展。